【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学术交流】学习取真经 交流换思想——医大二院成功举办多学科MDT病例讨论会

日期:2019-03-15 15:09:13  来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微信图片_20180903084404.jpg

微信图片_20190305083239.jpg

微信图片_20190319143645.jpg

3月14日,我院主办的2019年第一期多学科病例讨论会成功召开。会议由重症医学科李真玉副主任医师主持,陈兵副院长、心脏科李广平教授、ICU刘毅主任医师、心脏科陈康寅主任医师、神经内科杜艳芬副主任医师等科室主任专家齐聚一堂,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踊跃参加。

微信图片_20190319143659.jpg

会议开始前,陈兵副院长对与会人员的积极参与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通过此次多学科病例讨论会,能够促进大家对疑难病例的交流探讨,加强各科室的团结协作,努力提高医院救治流程。

病例分析

患者,男,54岁,汉族,已婚。因上腹不适1天,突发意识障碍2小时,由急诊科收治入院。

既往史:冠心病史,13年前因心肌梗死行PCI手术,平素口服阿司匹林及美托洛尔;高血压10余年,最高至150/80mmHg,不规律口服贝那普利降压。乙肝携带20余年。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不伴腹泻呕吐,无发热。当日下午,仍感腹部不适,无胸痛、肩背部及四肢放射性痛,就诊于医院心脏科急诊,心电图未见急性ST-T改变, TnI 0.07 ng/ml, 转至急诊内科进一步诊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突发倒地,意识丧失,颜面及四肢抽搐,呼吸微弱。

微信图片_20190319143702.jpg

李真玉副主任医师介绍病人发病过程

首先,急诊医学科李真玉副主任医师介绍了病人的发病过程,并向参会医师提出第一个探讨问题:患者突发倒地,抽搐、意识丧失可能什么原因?下一步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微信图片_20190319143705.jpg

急诊医学科 刘毅主任医师讨论发言

1552977446(1).png

现场参会医师踊跃发言,ICU赵君主治医师对患者的突发症状做了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保健医疗部/老年病科张红梅副主任医师系统分析临床工作中突发意识丧失常见原因。急诊医学科刘毅主任总结了急诊遇到突发意识丧失的病人具体急救及心肺复苏抢救的救治步骤。

微信图片_20190319143741.jpg

李真玉副主任医师介绍到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抢救等一系列救治措施,入院后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室颤动,心功能Ⅱ级(Killips) 陈旧心肌梗死PCI术后,高血压2级(极高危),乙肝病毒携带

随着患者病情的曲折演进,将讨论会推向了高潮,并就患者意识障碍可能的原因?下一步处理?患者预后(神经系统)以及患者原发疾病,下一步如何处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微信图片_20190319143744.jpg

心脏科 李广平教授讨论发言

微信图片_20190319143748.jpg

心脏科 陈康寅主任医师讨论发言

微信图片_20190319143751.jpg

神经内科 杜艳芬副主任医师讨论发言

心脏科李广平教授介绍了IABP,以及ICD的最新进展。心脏科陈康寅主任医师针对患者的冠脉造影做了详细的分析讲解。神经内科杜艳芬副主任医师分析了突发意识障碍病人的原因以及治疗重点方向。

此次MDT病例交流讨论会,各学科专家全面分析患者的病情,从各自专业角度提出了问题的可行性建议,进一步剖析了疾病的治疗重点。MDT模式诊疗模式,从医院层面,加强了我院科室间的横向联系,使传统的个体经验性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以制定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合理配置和整合医疗资源,最终以质量控制系统来不断提高各专业学科水平,推动了我院多学科交叉区域医学水平的发展。


上一篇:

【世界肾脏病日】预防肾脏疾病,不容忽视——医大二院肾内科举办“第十四届世界肾脏病日”患教会

下一篇:

【医院动态】“检查您的听力,Check your hearing!” 医大二院耳鼻喉科成功举办爱耳日义诊活动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